便血是痔疮、特别是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并不是痔疮的特有症状,更不能认为便血就是痔疮。在临床中有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所以需要及时区别。那么如何区别内痔便血和其他便血疾病?专家对此作了以下介绍。
如何区别内痔便血和其他便血疾病?
在临床中有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如肛门、直肠、结肠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等。以下是区别介绍:
早期内痔以便血为主,其出血的特点为间歇性、无痛性、周期性,出血的性质为鲜血,出血的方式为手纸带血、粪便带血或滴血、喷射状出血。出血的原因为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曲张痔静脉和排便时用力,使血管内压力增高、痔静脉破裂而引起。内痔出血在大便干燥秘结时最易发生和加重。
1、肛裂出血:多因便秘而出血,粪便带鲜血或满鲜血,伴有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与肛门疼痛是一致的。
2、下消化道出血:如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息肉病等下消化道疾病常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临床上易将此现象误诊为痔出血。此种出血多为脓血或粘液血便,深紫色,并多与粪便相混合。
3、如何区别内痔便血和其他便血疾病?此外还有大肠息肉出血:多见于儿童,慢性无痛性便带鲜血,便时息肉常可脱出肛外,有蒂,可还纳。
4、大肠癌出血:应特别提高警惕,因在临床常易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的后果。直肠癌多见于40岁以上者,可有排便不畅,便次增多,里急后重或坠胀感,脓血便伴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