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一提到出血,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火引起的,他们都有一种昂心理:第一天便血跟到很害怕,第二天便血就没有了,一切的担心就都抛到九霄云外,再次便血,吃点去火的药、抹点痔疮药。便血得到控制就感觉万事大吉。这种现象反复出现已经习以为常,直到便血量大或疼痛剧烈才会去医院就诊,这个时候诱发便血的原因也许将不再是简单的病症,对于治疗难度也是将增大,患者将承受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痛苦!
便血 从何而来?
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可大可小。肛裂:血色鲜红,滴出或手指擦血,新鲜肛裂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
消化道疾病:大便呈柏油装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直肠癌:便血呈鲜红色,滴装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等症状。
发现便血 必须警惕
中山华都肛肠医院专家指出,便血多数是有痔疮引起,而息肉病、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溃疡等疾病,也同样会出现大便带血症状,在癌肿瘤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90%,可惜往往未被病人重视。如果麻痹大意地自诊为痔疮,就很可能酿成大患。临床证实,到医院就诊的痔疮患者中,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往往被误诊为痔疮。即便便血诱发原因是痔疮,也不可大意疏忽。如果发展成为IV期痔疮将引发系列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