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肛肠疾病常见的一种症状,专家指出,在众多肛肠疾病中,有十余种疾病都可以引发便血。患者若引起不明原因的便血,最好通过专业仪器检查,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
哪些疾病可导致便血?
痔疮:便血一般引起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
肛裂:肛裂导致的便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在导致便血的众多肛肠疾病中,最容易引起误诊的就是内痔和直肠癌。据介绍,由于早期内痔和直肠癌都是以无痛便血为主要症状,所以两者极易引起误诊。临床上,有80%的直肠癌早期患者都曾被误诊为内痔,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良机。而临床上,直肠癌早发现30天,患者可多活30年。所以,出现便血症状后,患者一定不要轻视,要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尽早确诊病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