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华都肛肠医院专家介绍,慢性结肠炎,以轻、中型居多,如果及时确诊,治疗正确,大部分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治愈。其实,慢性结肠炎的诊断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出现连续性便血和腹泻,及时进行肠镜检查,使可获得正确诊断。关键在于及时治疗,主要有三大要点。
要点一:封闭结肠黏膜炎性通路治疗
根据近年流行病学和病理过程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黏膜免疫系统对抗侵袭性肠内抗原的适应性反应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此,近年对本病的主要治疗焦点是采取各种方法,迅速封闭黏膜炎性通路,阻断炎症过程,从而达到消除结肠黏膜炎症的目的。
要点二:停药应以肠镜检查结果为准
患者多是依据便血是否消失或症状缓解来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事实上,患者便血减少或消失并不等于黏膜炎症已消失。过早减药或停药将引起疾病反复。无症状不等于疾病痊愈,有症状也不等于疾病未痊愈。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均应以肠镜检查结果为准。即例结肠黏膜炎症痊愈了,也还要应用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这是决定以后疾病是否复发的重要一环。
要点三:定期结肠镜检查预防复发
慢性结肠炎的一个重要合并症就是炎症性病变的恶变。根据多数文献统计,本病恶变的几率与患病时间有一定关系:全结肠炎10年以上恶变率为2%,20年8%,30年18%。左半结肠炎20年以上恶变率为0%-3.8%慢性结肠炎症状。反复发作者恶变率增加,发病年龄早者恶变率高。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10、20、30年癌变率分别达到10%、33%和40%,其中多数发生右半结肠肿瘤。有大肠恶变家族史的患者为无家族史的2.5倍。
对于那些经年不愈的患者,应注意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由于本病的恶变常常是多灶性的,一旦活检发现中度异型增生,要注意异型增生旁边是否已存在癌灶。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些难治愈的患者,医生和患者都不愿意冒一定风险做肠镜,然而恰恰是这些“老病号”最容易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