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上预约肛肠疾病问答欢迎访问中山市华都肛肠医院
当前位置:主页 > 肠道专科 > 结肠息肉 >

结、直肠息肉怎么治?

来源:中山华都肛肠医院发布时间:2011-05-16 11:53点击量:98

  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同属于大肠息肉,是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可根据触诊、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大肠息肉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那么对于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怎么治呢?

  根据息肉的类型不同,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对腺瘤性息肉,我们必须有所警惕,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如果长久存在于肠腔内,则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2年作一次结肠镜随访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凡直径≥lcm而完整摘除困难或广蒂者,先行咬取活检,排除癌变后经手术完整摘除。如有癌变则根据癌变范围,选择局部肠壁或肠切除手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又叫多发性息肉病,与以上息肉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且多发,可布满结肠和直肠,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好发于青年,一般15~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

  此病的严重性在于癌变率高,而且癌变常不限于一处,为多中心。患者12、13岁即可出现腺瘤性息肉,20岁时息肉已遍布大肠,如不及时治疗,40岁以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据文献记载,大肠腺瘤演变为癌需时5~15年。癌变发生的部位和一般大肠癌规律类似,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来自息肉病的腺癌,发病早、发展快、易扩散,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也较低。

  一般情况下,对于肠息肉的治疗原则如下:

  小于1厘米的良性息肉,可在结肠镜下直接切除。若直径大于1厘米的良性息肉,距肛门10厘米以内,可采取经肛门直接切除。10厘米以上的结肠可采取腹腔镜下切除。若息肉为恶性,需按恶性肿瘤原则进行处理,如腹腔镜下手术或开腹手术。

  由于肠息肉癌变率比较高,因此,应早发现,早进行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治疗。

TAG:
专家解答
中山华都肛肠医院
权威专家在线会为您解答疑问!

中山华都肛肠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禁止使用本站信息
24小时健康专线:0760-88888677 24小时在线 QQ:800083926 E-mail:web@0760hd.com
医院地址:中山市石岐区悦来南路3号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