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出现便血、腹泻等症状时,大多不会引起重视,甚至自诊自治,以为是痔疮,或者吃坏了肚子,自己买点痔疮膏或止泻药来用。殊不知,这种“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态度却害了自己,导致病情确诊后后悔莫及。中山华都肛肠医院肛肠专家提醒,不少患者患了结肠息肉时不能及时就诊,导致息肉不知不觉发展癌变,等到就诊时,已经到了肠癌的中晚期,令人痛心不已。
专家介绍,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早期检查预防的。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形时,就要警惕结肠息肉了,一定不能大意:
一、便血。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但不少人会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医院专家解析说,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
二、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者引起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三、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痕。
专家提醒,结肠息肉久拖不治,可能会导致以下危害,因此一定要加以重视:
危害一、易癌变。许多单发性息肉患者,初期不重视,很有可能向多发性息肉转变,而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极高!
危害二、肠套叠。有时较大息肉还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肠梗阻而出现腹痛。
危害三、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的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