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作结肠内窥镜检查时,发现了结肠息肉,医生要求进一步作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性质,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认为小题大作。提到息肉,人们会不难联想到鼻内息肉。因鼻内息肉最容易发现且多为良性,手术切除即可。
结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肠粘膜表面病变组织的总称。从病理学上看,结肠息肉常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炎性息肉:是由肠粘膜慢性炎症引起的。这种息肉能否癌变,意见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在炎性息肉的基础上先发生“腺瘤”,再演变成癌;
②增生性息肉:这种息肉是由于成熟的细胞产生过多而形成的细胞堆积,一般不发生癌变。当然,亦有持相反的意见,故待进一步研究;
③腺瘤:在这种息肉中细胞分裂的正常控制机制已丧失,在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到不成熟的细胞。腺瘤是可以发生癌变的息肉。所以,在医学上称“腺瘤”为癌前病变。
由此可见,结肠息肉是有可能发生癌变的,只是因其类别不同而出现癌变的机率、时间不同而已。因此,用结肠内窥镜检查发现息肉后,由于不能对息肉进行分类,即确定息肉的性质,需取下一点点息肉做病理检查后,才能鉴定这息肉是属于哪一种。患者不可对此存有偏见,应积极配合医生作进一步的检查,以免发生癌变以后而后悔不已。
结肠息肉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出血多发生于排便之后,呈鲜红色,且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中有多量粘液,或在圆柱形的粪块上有一条凹陷。而结肠癌的主要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周身乏力,食欲减退,日见消瘦等,并容易发生在45-65岁的人群之中。因此,对于中老年朋友们来说,每天我们都要看看解出的大便有无血样物,经常注意大便的次数,千万不要随意用痔疮来解释,经过医院的正规检查才能作出科学的诊断。
温馨提示:HCPT肛肠微创技术
适应症: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直肠息肉、高地位瘘管、大便出血等肛肠疾病。
肛肠微创技术,在全电脑高频电容场下,组织内带电离子和偶离子在两极间高速震荡产热,电离子耗竭至病灶组织间液干结,短时间内使病灶组织坏死、脱离,达到治疗肛裂的理想效果。
微创技术治疗肛裂,具有不开刀、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不再复发,门诊微创治疗一次即可,无需住院等优点,是目前医学界一致公认治疗肛裂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