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脱肛,脱肛与肛门脱垂有区别吗?专家介绍,中医将直肠脱垂称为“脱肛”。脱肛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脱肛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
脱肛的特点:直肠粘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
如何诊断脱肛?根据脱出病史,视诊看脱出物即可诊断。脱肛可分为三度:
I度脱垂:为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呈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II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0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形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III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脱肛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I度直肠脱垂应与内痔脱出相鉴别,内痔脱出时痔核呈分颗状,无环状粘膜皱襞,黯红色或青紫色,容易出血。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应与脱肛相鉴别,如直肠息肉、肛管直肠癌、肛乳头瘤、肛管疣、赘皮性外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