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引。
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
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
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近也有发现与肛线的损伤有关。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引最常见,多由肛腺
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的结果,其脓肿多来自肛门腺感染化脓
,蔓延到肛管周围间隙,或肛管皮下与粘膜下形成的脓肿。肛周脓肿多见于20至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发于女
性。肛周脓肿发病急骤,肛门部坠痛剧烈。肛门脓肿形成后,易向周围软组织间隙扩散,并可绕过肛门后方,
向对侧蔓延,形成新脓肿,这种向周围组织扩散而形成多发脓肿的现象,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特点。脓
肿成熟后自然破溃排脓,由于直肠内压力的变化,肠腔内的气体和液体不断地从肛内的隐窝、肛窦或乳头开口
进入,使脓腔持续感染难以粘连愈合,形成肛门瘘管,或是感染沿肛窦底腺组织分支,经淋巴管向外传染,顺
着括约肌各部的肌间隙蔓延,而形成脓肿。
肛门由于脓肿发生的位置不一样,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一般症状是,当发现肛门直肠周围有一个小硬
块或肿块,继则突然局部出现剧烈疼痛难忍、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里急后重、大便秘结、排尿不
畅,有直肠刺激症状出现,并随之出现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寒战、神疲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一周左
右即可形成脓肿,在肛门周围或直肠内指诊可以触到波动、柔软的脓腔。此时用注射器穿刺可抽出脓液。如行
切开排脓处理,或自溃流脓后,局部疼痛等症状就会缓解或消失,体温下降,全身情况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