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肛管疾病,表现为肛管溃疡不易愈合,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部疼痛。多见于30~40岁中年人,也可发生于儿童,但老年人少见。那么肛裂为什么多发于年轻人呢?
由于年轻人内括约肌的敏感度较高,加上饮食、生活不规律,便秘较多,所以发病率高。儿童肛门括约肌尚未发育成熟,饮食中蔬菜和粗纤维食品少,粪便较粗硬,同样也会多发。
而男性和女性发病通过结果显示,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那么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肛裂呢?
肛裂的成因一般是由于皮肤及血管机械刺激和炎症改变引起的,而更主要是由于解剖位置的因素。肛管后部和前部不如两侧坚固,容易损伤,坚硬的粪块可撕裂肛门皮肤,使之复合感染、经久不愈。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妇女更容易患肛裂,主要原因是中青年妇女遇上生育关,妊娠后活动相应减少,肠蠕动减弱,极易产生便秘,干硬的粪块易擦伤肛管皮肤引起局部感染。其次,在分娩时常常因用力过度,容易撕裂肛管会阴部位,引起疼痛和出血,产生肛裂。此外,妇女相对较男性挑食,大便没有规律,多数有便秘病史。干硬的粪块、便秘既是肛裂的原因,又是肛裂的结果,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有些未婚妇女也较容易患肛裂,特别在月经期更易加重,可能是月经期没有很好休息和注意经期卫生,引起肛门局部炎症,导致肛裂。也可能与经期会阴部的充血有关。
肛门内括约肌受到酸性物质和肠腔污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导致肛管局部缺血;同时由于排便时肛管不能正常舒张,大便排出障碍,强行排出就会加重肛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