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后出血,警惕是直肠息肉!
时间:2017-03-15 09:52
长期便后出血,要引起重视!
吴女士今年35岁,两个月前发现有便后出血的症状,自己在药店买了些外用药治疗后,情况有所好转。吴女士就认为是小问题,就没太放在心上。
但老是反反复复地便后出血,有一次便后出血较多,并且有黏液流便,大便次数突然增多。这个时候,吴女士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中山华都肛肠医院进行检查。
中山华都肛肠医院采用先进的电子肛肠镜对吴女士进行检查。电子肛肠镜无痛检查只需要三五分钟,正确诊断率99%以上,避免了误诊、漏诊。经中山华都电子肛肠镜的确诊,诊断吴女士的症状为直肠息肉,需要手术治疗。》点击在线快速预约!
中山华都好技术,轻松解决直肠息肉!
针对吴女士的情况,中山华都肛肠医院为其采用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治疗。在无疼痛感的环境下,仅二十来分钟,就把吴女士的痛苦给解除了。
出院前,中山华都肛肠医师叮嘱,一定要按时的换药,饮食方面要清淡等一系列注意事项。一个星期后,吴女士回来复诊,华都肛肠医师为其做了检查,发现吴女士恢复状态良好,无任何不适出现。》点击在线快速预约!
造成直肠息肉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生活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不规律,也可导致体液酸化,引起肠道细胞突变,增生等。
2、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3、遗传因素:一般认为,直肠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4、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结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息肉形成的基础。研究表明,大便中总胆酸和胆酸的万分变化可能与结、直肠息肉的体积和上皮组织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此外,高纤维饮食,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
5、机械损伤: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或者是细胞的产生增加,或者是肠黏膜上皮凋亡减慢,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息肉的蒂实际上主要为肠的蠕动使凸起的息肉上下移动,牵拉形成的过多黏膜。》点击在线快速预约!
【温馨提示】:一旦患上肛肠疾病,需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若您要了解更多相关肛肠知识,请【点击在线咨询】,也可以随时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760—88888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