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出血是怎么回事?中山华都肛肠医院专家说: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就是出血,各种便血常常令患者感到头疼,但是如果对于直肠息肉出血放任不问的话,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息肉是肠壁长出的良性肿瘤,大小不一,形状也不同。较小的息肉没有症状,如距肛门很近,会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息肉表面发生溃疡时,出现便血,多为鲜红血色,息肉转变为癌肿时,便血量增多。
息肉多生长在乙状结肠、直肠和降结肠部位,息肉引发的便血会自行停止;不少医学专家认为,息肉是癌症的前期症状,息肉生长到一定时候会转变为癌症,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可能就越大。因息肉引起便血症状,要及早作组织结肠镜、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灌肠检查,以便确诊治疗。
间断性便血或者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能伴随多量粘液或者粘液血便,可能会有里急后重,便秘或者便次增多,长蒂或者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直肠息肉出血也有可能引致肠套叠外翻脱垂者。
儿童的直肠息肉多在2--8岁出现症状,为散发的良性息肉,可用组织内窥镜手术摘除。儿童直肠息肉的发现要靠家人的细心观察,看大便有无鲜血,孩子贫血时,除营养不良外,应该想到会不会有直肠息肉,要去医院检查。
另外还有两种少见的息肉疾病,不同于儿童息肉。一是家族性结肠多发息肉病。在直肠和结肠部位布满有蒂或无蒂的息肉,有腹痛、腹泻和便血症状,有癌变可能,宜及早手术摘除。二是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症。有遗传性,病童的口唇、口腔内粘膜和手指脚趾有黑色素沉积斑点,息肉多见于小肠;平时无症状,大便有血,极少癌变现象,可对症治疗。
中山华都肛肠医院专家提醒: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得了直肠息肉出血应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直肠息肉出血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