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常反复发作,病情时轻时重,由于病程较长,营养丢失较多,对患者身体消耗较大,严重时由于失水、失盐,可以引起虚脱。慢性肠炎经久不治,可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对健康影响很大。所以得了慢性肠炎,除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外,还要安排好饮食。
1、 乱补营养和饱食
得了慢性结肠炎后,很多患者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很注意的吃很多营养品或补身体的食物,但是吃的同时也要合理健康饮食。
2、 多吃素食,不敢吃荤腥
建议以腹泻为主的结肠炎患者(1)应少吃纤维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竹笋等,叶菜类也应适当控制,必要时可采用咀嚼后喝汁液吐渣的方法。(2)饮食中适当增加瘦肉、鱼、蛋、蕈类等,只要不过多,不太油腻,增加荤食时慢慢增加。(3)结肠炎患者应少食豆制品为好。
3、喝酒能杀死肠中的细菌
喝酒、吃辣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充血、蠕动加快、分泌增加,因此会加重脓血便、黏液便、腹泻、腹痛等症状,影响疾病的恢复。
4、 认为慢性结肠炎肯定有腹泻症状
5、“慢性结肠炎”当作“便秘”治
6、将大便中的粘液当作“肠黏膜”
7、认为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最好方法
8、到处找医生看病或到处买药吃,幻想有医生或有药物将疾病一次性根治
9、把“胃”与“肠”的疾病分开来找不同的医生看
10、因惧怕而拒绝做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