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术后的伤口怎么处理?
时间:2011-05-23 17:13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
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疤痕组
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中医称本病为“悬痈”、“坐马痈”、“脏毒”等,多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裂,
经久不愈而形成的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多发于20—40岁男性。肛瘘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臂和继发性外
口组成。内口大多位于齿线附近,多为一个,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
在手术后24小时后,将伤口内的凡士林纱布及其他填充纱布取出,若创面较深较大,则可于48小时后取出
,使患者排便,然后坐浴患处,并换药。每日一次直至伤口完全愈合。
换药时,伤口应保持引流通畅,药布放到伤口深处,即伤口底部,覆盖好肉芽组织,使其由深部向外生长
,但不宜填塞太紧,以免妨碍愈合。同时要检查伤口情况,避免外部伤口粘连,早期愈合,而形成新的瘘管。
对外部生长较快的肉芽要经常剪切,对已提前愈合的外部组织要提早切除,扩大外部引流口,使引流通畅。
换药时,有条件者应尽量使用诸如生肌玉红膏之类的中药膏剂,祛除腐肉,以促进伤口愈合。
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肛肠医生在线交流。如果您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加24小时在线QQ:800083926咨询。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