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肛肠健康 | 中山华都肛肠医院

咨询热线:0760-88888677
首页 医院环境 联系我们

小儿脱肛的病因及其治疗原则

时间:2011-06-02 16:16

  我国医学认为小儿脱肛的发生是由于小儿先天不足,病后体弱或腹泻日久,耗伤正气,气虚陷下,升摄无力,导致直肠脱垂。而其临床表现为按中医辨证,脱肛一症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但以虚证为多。虚证:脱出的直肠色淡红,不易自行还纳,肿痛不甚。面色苍白或萎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靡,神疲乏力,肢体欠温,自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色淡。实证:脱出的直肠色鲜红,伴少量鲜红色渗出液,肛周红肿热痛伴瘙痒,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患儿常哭闹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指纹色紫。

  小儿脱肛就是指肛管、直肠或直肠粘膜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症状,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儿童骶弯度未成形,直肠呈垂直位,支持直肠的组织又较薄弱,所以当腹腔内压增加时,直肠没有骶骨和周围组织的有效支持,易于向下滑动,发生脱肛。

  小儿脱肛根据临床表现对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与肛旁脓肿等亦是较易鉴别。治疗原则也分为虚实2种,虚者,治宜益气升提固脱;实者,治宜清热升提固脱。常用穴位百会、丹田、大肠、龟尾、七节骨等穴。

  小儿脱肛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按揉法等。操作方法为(1)基本治法:患儿取仰卧位,医生面对患儿先按揉百会穴2分钟;继而在下腹部丹田穴施以揉法约5分钟。患儿取俯卧位,先以直推法于七节骨泪下向上推300次;再以指揉法于龟尾穴揉300次。体质素弱者可加捏脊法,自下而上3~5遍。(2)随症加减:虚证者,加补脾经500次,补大肠300次,推上三关300次,补肾经500次;实者,加清大肠300次,清小肠300次,揉曲池30次,退下六腑200次。

  小儿脱肛的自我保健尤为重要,其注意事项有加强肛门护理和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先清洗肛门,并及时将脱出的直肠揉托还纳。大便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要久坐痰盂。加强营养和饮食卫生,防止腹泻或便秘。鼓励患儿作提肛锻炼。

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肛肠医生在线交流。如果您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加24小时在线QQ:800083926咨询。祝您早日康复!
type="text/javascript">uaredirect("http://wap.0760hd.com", "http://www.0760h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