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引起的并发症
时间:2011-08-01 17:43
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直肠脱垂的症状,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脱肛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再后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
病例:王小姐,32岁。患有脱肛8年有余,开始常期便秘,肛门处痔核约核桃大,时有出血,每次排便及下蹲则脱出,不能回纳。我很担心长期脱肛会引起其它疾病。想问一下脱肛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会不会很严重?
中山华都肛肠医院专家为您解答: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严重时连乙状结肠都向下移位,由肛门垂脱向外翻出的一种疾病。医学上称“肛管直肠脱垂”。如果只是黏膜下垂,称不完全脱垂;如果直肠全层脱垂,则称完全脱垂;脱垂部分在直肠内,叫内脱垂;如果完全脱出肛门外时,叫外脱垂。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老年人容易脱肛,主要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组织衰退,肌肉松弛,骨盆底肌肉张力减退。如长期便秘,排便是反复猛烈用里,则常可造成或加重脱肛。脱肛初期,可因用力排便而发生从肛门脱出“肿物”,但便后“肿物”可自行缩回。此后,逐渐加重,除排便用力时引起脱肛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压的情况下,都可引起脱肛,往往不能自行缩回,必需用手将脱出的肿物托入肛门。如脱出的肿物不能缩回,容易发生炎症、肿胀,则出现疼痛,进一步又加重便秘。因此,便秘是引起和加重脱肛的重要因素。
脱肛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
会导致肛门下坠,临床上,很多患者经常感到小腹部出现胀痛、下坠的感觉,这是肛门下坠的典型症状。肛门下坠感是肛肠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便次增多的症状,这些都是一些肛肠疾病的典型症状。疼痛,排便困难,便血等相关并发症状出现,
会引发囊肿,囊肿形态大多为圆形突出皮肤表面为半圆形。一般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因有囊壁包裹故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粘连少,故触之光滑有弹性及囊性感其表面皮肤多无炎症,而呈正常皮色。一般发展有限局性不会无限扩大造成局部压迫症状。
脱肛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专家介绍为保证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应注意:
① 尽可能去除易引起直肠脱垂的各种因素, 如积极治疗慢性咳嗽、 便秘、 腹泻及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等, 注意饮食卫生, 防止腹泻或菌痢。
② 直肠应完全游离到盆底部,提高直肠,再使其固定。
③ 大部分直肠因反复脱出,肠壁较肥厚,将前鞘条与直肠缝合时应注意缝合深度。一般仅行穿透直肠的浆肌层,防止穿透粘膜。
④ 分离直肠后壁及缝合固定前鞘条上端时,要防止骶前静脉丛出血。术中止血要彻底。
⑤ 封闭直肠膀胱陷凹时避免将膀胱及直肠拉得太紧,以免术后产生直肠、膀胱刺激症状。
⑥ 关闭切口时要仔细缝合腹直肌前鞘,避免发生切口疝及切口裂开。
⑦ 术后卧床休息12天左右,以利于直肠、乙状结肠有机会牢固地粘连于周围组织。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⑧ 术后第3天每晚服用液体石蜡20~30ml,至大便通畅为止,避免大便用力及久蹲。
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行提肛锻炼。
温馨提示: PPH即吻合器痔环切术(PPH微创术)
对内痔、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脱垂性痔疮,即Ⅱ、Ⅲ、Ⅳ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尤其是环形一圈的痔疮,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注重效率的白领人群及传统治疗复发者、伴有轻度脱肛与直肠粘膜内脱的患者。这是一种以肛垫病变引起痔疮这一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为理论根据的新技术。
手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手术时先扩开肛门,于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黏膜环形缝合一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吻合器可将脱垂的黏膜带切除下来,整个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受内脏神经支配,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又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黏膜脱垂带,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对内痔、外痔、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术后见效快、恢复快、无痛苦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