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是肛周脓肿的怎样进行分类的呢
时间:2011-05-10 17:40
肛周脓肿的分类方法有哪些?按病理变化分为瘘管性脓肿和非瘘管性脓肿,按病理性质分为非特异性脓肿和特异性脓肿,按部位的深、浅分为肛提肌上方脓肿和肛提肌下方脓肿,按急慢性炎症分为急性炎症脓肿和硬性炎症脓肿。而目前,肛提肌上方脓肿和肛提肌下方脓肿的分类方法在临床上比较适用,也是国内的常用分类法。具体如下:
1、肛提肌上方脓肿
①直肠粘膜下脓肿。
②高位肌间脓肿。
③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④直肠后间隙脓肿。
2、肛提肌下方脓肿
①皮下脓肿:即肛管粘膜下及边缘脓肿。
②低位肌间脓肿:即内外括约肌间脓肿。
③坐骨直肠窝脓肿:为单侧坐骨直肠窝和双侧坐骨直肠窝脓肿。
④肛管后脓肿:分为肛管后浅间歇脓肿和肛管后深间隙脓肿。
而在传统的中医上,又有不同的分类法。在中医学中,按脓肿部位分为:生在肛门内外的称为脏毒;生在会阴穴的称为悬痈;生在尾臀穴高骨上的称为鹤口疽;生在尾骨略上的称为坐马痈;生在尻骨之前长强穴的称为涌泉疽;生在肾囊两旁大腿根里侧骨缝的称跨马痈等。可见,病变的部位不同,名称也不一样。
通过上述的介绍,肛周脓肿在临床上是怎样分类的大家应该都了解清楚了吧。要知道肛周脓肿并不是什么小病小痛,若是没有及时的治疗,将会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危害自身健康。因此,大家必须要认真对待肛周脓肿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