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直肠炎
时间:2015-12-23 16:00
慢性直肠炎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急性直肠炎治疗不彻底亦可转为慢性直肠炎,临床所见两类慢性直肠炎有不同的表现。
(1)慢性肥大性直肠炎:慢性炎症引起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肥厚,表面肿胀、潮湿,有大量粘液性或脓性渗出物。临床主要是经常腹泻,粪便稀软,内有粘液及血丝,有时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时肛门部疼痛、伴骶尾部酸痛、肛门瘙痒。腹内胀气,身体消瘦,呈慢性病容。直肠指诊粘膜弹性减弱,有颗粒状突起,或有瘢痕狭窄。直肠镜见粘膜水肿、肥厚、表面不光滑、糜烂、溃疡、有脓性分泌物等。
治疗上仍需注意饮食,食物选择与急性直肠炎相同,吃富有营养、少渣且无刺激的食物。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还可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等。中医以清热解毒、润肠通便为治则,可用清热解毒汤。体虚无力可温肾健脾、补气养血,可用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汤加减;直肠粘膜糜烂可用1%醋酸考的松水溶液保留灌肠,用0.5%奴夫卡因溶液能解除括约肌和肛提肌痉挛。
(2)慢性萎缩性直肠炎:直肠粘膜变薄、干硬、无弹性、容易成裂口,常有小块上皮坏死。临床有长期便秘,有时间歇性腹泻、直肠发胀不适,排粪时加重。粪便带粘液及血,肠粘膜有溃疡时分泌物增多,刺激肛门部发痒。直肠镜见粘膜干燥、表面不平、无弹性,有散在性的粘膜小溃疡及糜烂。如溃疡增多,可互相融合,易成脓肿。较大溃疡或脓肿愈合可形成瘢痕,导致直肠狭窄。
治疗饮食及治疗与急性直肠炎相同,肛门直肠内用消炎止痛膏,有抗炎、止痛及保护创面的作用,保持大便通畅。局部用类固醇治疗,可减轻症状。
【温馨提示】:若您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还想了解更多、更详细,可直接【点击咨询我院在线医师】,也可拨打我院热线电话【0760—88888677】。相信医师会给您满意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