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概述
时间:2011-05-25 13:54
所谓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便秘,这样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
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胃肠道,经消化、吸收至将剩余残渣排泄,一般需24~48小时,也就是约每隔1~2天排便一次。如果由于某些原因,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粪便内所含的水份被过度吸收,就会导致粪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正常排便规律也被打乱,每隔2~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排便一次,严重者排出的粪便形状像羊屎或兔屎样,呈球状,就称之为便秘。
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
①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
②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粘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和经产妇女。
便秘的危害极大!据国内外研究机构观察,便秘易诱发和加重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便秘严重者可引发大肠癌。
专家指出,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而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
1)不良生活习惯:由于肛门疾病害怕排便或工作紧张忽视了排便等因素拖延了大便时间,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而不引起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便秘。
2)饮食因素: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食物残渣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
由此可见,改善便秘症状,防止便秘发生,应该调整饮食,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专家给出的方案如下:
1)保持定时上厕:改变以往由于工作繁忙或各种原因不按时登厕的问题,最好能养成早晨起床后排便的习惯。有规律的排便,对防治便秘非常有益。
2)多补充膳食纤维:饮食上要多食用一些粗粮和含纤维素高的蔬菜和水果,因为膳食纤维遇水膨胀,软化粪便,加大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令粪便及时排出体外。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我们每天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取量大大减少,饮食紊乱,没有科学合理的进食习惯。要获得更多的膳食纤维,可适当补充纤维类健康食品。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及时排出体内毒素,清除宿便,防治便秘。